1998年9月至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和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发掘了上林湖越窑遗址寺龙口窑址,这是建国以来对越窑中心窑场的第二次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735平方米,清理龙窑窑炉遗迹一座,作坊遗迹一处,出土瓷器3万余件(片)和大量窑具,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
寺龙口发现的龙窑窑炉和作坊遗迹,在越窑考古中均属首次发现,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南宋窑址,反映了南宋时期龙窑的构造特点和装烧程序。作坊遗迹叠压在文化堆积之下,为以往所未见,这对今后的窑址勘探有宝贵的启示作用。
寺龙口窑址,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堆积,在互相平行的5条深沟中,堆积的平均厚度达7米,有的竟达10米以上。烧造时代从唐末一直不间断地延续到南宋初期。特别是南宋地层的确定,使越窑烧造的下限,从以往的北宋早中期推进到了南宋初年,为越窑史的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证据。
在寺龙口窑址的五代地层中,还发现了为数众多的带铭文的匣钵和瓷片,铭文内容有姓氏,有方位,有纪年,有用途,有吉语,丰富多彩。为研究唐末五代时期手工业的生产关系和组织形式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寺龙口出土的3万余件标本,清楚地展现了从晚唐到南宋各阶段上林湖越窑产品的特征和随时间演进的工艺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部活的上林湖越窑演变史。实物表明,寺龙口窑址在唐末五代时期是秘色瓷的产地之一,在北宋中晚期曾进入新的有鲜明个性的发展期,到南宋初期又出现了一个烧造宫廷用瓷的短暂繁荣期。
寺龙口越窑遗址的发掘,进一步向人们展现了慈溪上林湖越窑光辉灿烂的创造性硕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