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事业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对于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慈溪农村镇乡村图书馆基本普及,1989年获得浙江省“六个第一”,即:一、农村镇乡图书馆室普及率全省第一;二、总藏书量全省第一;三、镇乡图书馆室平均藏书量全省第一;四、农村乡镇万册图书馆个数全省第一;五、成立全省第一个农民读书协会(1983年9月成立三管乡农民读书协会);六、成立全省第一个镇图书馆(1985年3月,成立庵东镇图书馆)。其中后两项曾载入《浙江省图书馆志》。
县图书馆于1956年6月在县文化馆图书室的基础上成立。后历经4次搬、扩、新建,于1985年建成新馆。建筑面积2161平方米,环境幽静,交通便捷,主楼三层,有4个辅助书库,设图书外借、参考阅览、报刊阅览、少儿阅览等4个大厅,向社会开放,阅览座位280个,并在10多个单位设立书刊流通站。从1997年年底起,图书外借实现计算机管理。馆内总藏书19万余册,其中古籍5179册,报刊合订本22030册,订有期刊615种,报纸119种,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古本小说集成》等珍本典籍和大量地方文献资料。1989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首批“全国文明图书馆”(宁波地区惟一的)。1999年,经国家文化部考核评估,被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得到社会著名人士的热忱支持。1997年,香港汉荣书局董事长石景宜先生赠送港台图书3248册;2001年,慈溪籍著名学者裘沛然先生赠送个人著作及家藏图书7919册,深受人们赞扬。
慈溪图书馆还经常承办各种知识竞赛、有奖竞猜、阅览广场、读书报告会等,传播知识信息,引导人们利用图书馆。为促进买书、藏书、读书、用书的良好社会风尚,曾3次承办慈溪市“十佳藏书家庭”评选活动。慈溪图书馆还做好乡镇图书馆的辅导、培训、经验交流和评估定级工作,出现了一批优秀基层图书馆。1987年12月,《少年日报》慈溪记者站成立,也挂靠在市图书馆,对少年儿童陶冶情操、开发智力,起了积极作用,已10次蝉联“《少年日报》社优秀记者站”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