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以来,棉花一直是慈溪农业的主产,把籽棉加工成皮面是棉区一道必需的农产品粗加工程序。另外,为了适应棉花销售的不稳定局面,棉农们有时还将棉花加工成土布销售。因此,轧花和土纺土织也就成了慈溪农村工业的主业,而轧花和纺织工业的半机械化、机械化,也就成了慈溪工业近代化的起点,其意义十分重大。
清中叶以前,棉花都用手摇轧花车脱籽,每天只能加工10斤皮棉。到光绪十一年(1885年),周巷地区率先引进日制轧花车(俗称“洋车”),初用人力脚踏,后改为牛力拖动,实现了半机械化。1925年,周巷裕通花庄购置了1台14马力、能带动20英寸轧花车14台的电动机械,日出皮棉1080公斤。到1928年,全境轧花工业基本上实现了电动机械化。
在棉纺织业方面,彭桥一带所产“小江布”,元代已闻名遐迩,但都是手工借助于简单工具生产,质量、工效都很低。清光绪年间,周巷镇海莫村有一位从上海回乡的工匠,仿照上海纱厂的纺机,研制成一种铁木结构的多锭半机械化大摇车,使用灵便,成倍地提高了工效,这是慈溪机织棉布生产的开端。到民国时期,随着城市现代棉纺织工业的兴起,土纺土织和半机械化的生产随着消亡。不过,在抗战时期,由于城市机纺织业受战争破坏,慈溪土纺织业又得到了畸形发展,周巷镇一带就出现了很多多锭大摇车,1939年统计有500多部,土纺织作坊的从业人员多达22892人。
上述情况,正反映了慈溪近代工业起步阶段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