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慈溪新闻网 -> 慈溪概览 -> 慈溪百事 正文
宋末农民引种棉花
http://www.cxnews.cn  慈溪新闻网

    慈溪现境种植棉花,始于南宋末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元史》中有这样的记载:“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此时离南宋灭亡不过10年,可见南宋时浙东已是棉花的重要产区。当时的浙东指的是“江浙行省浙东道”,相当于南宋时期的“两浙东路”,地区比我们现在所说的浙东要广得多,包括了绍兴、庆元、瑞安3个府和婺、台、衢、处四个州。仅此一条还不足以证明慈溪现境当时已是棉花产区。好在《元一统志》还有一条记录说:“余姚有小江布,今出彭桥。”因此,姚北地区南宋已产棉花是无疑的。

    南宋末年,慈溪现境农民选种棉花,有其充分的主客观原因:首先是土质和水利条件。废弃盐田大多属盐土和潮土,母质为海积物,土壤颗粒匀细,质地均一,粉沙含量高,又缺乏水资源容蓄条件,所有这些都不利于水稻的种植,却适合于棉花的生长。第二是当年慈溪与外地联系广泛,南宋时慈溪更成了畿内之地,不仅信息交流十分便捷,而且经济发达,为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准备了条件。第三,南宋后,大量移民迁入慈溪,带来了各地的生产经验和产业文化,使慈溪农民能就地得高师,迅速普及生产知识、技能。慈溪棉区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迅速形成,在此后的700余年间,随着植棉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终于成为浙江的重点产棉区,有“浙江棉仓”之称。

    

1129830061.gif    1129830073.gif

 
[我要评论] [我要投稿] [发给好友]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日报社 中国宁波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 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