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约5000年左右,全球最近的一次海侵终止,海平面开始下降,海水逐渐后退,近山地区才又逐渐裸露,三北平原的成陆过程正式开始。在这过程中,沿山一带逐渐出现一批湖泊,如杜湖、上林湖、鲤子湖、烛溪湖等,它们开始时都是一些泻湖,随着海岸线不断外移,才割断了与海的联系,逐渐演变为内陆湖泊,有的则干涸消失了。到距今约1000年左右,现329国道线以南约144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稳定成陆,并得到了开发利用。
此后,由于杭州湾水动力的作用,钱塘江出海口开始由南大门向北大门摆动,出现了促使南岸成陆的新动力,三北浅滩不断扩大,成陆过程大大加速。历史上,钱塘江水曾先后走南大门、中小门、北大门出海。在秦汉之际,钱塘江出南大门,河口水面辽阔,现有的赭山、河庄山、岩门山等都尚在海中。到唐宋以后,这一带出现大片沙地与赭山相连,河道随之改道,河口时南时北,在南大门、中小门、北大门间摆动。到清初,出海口才固定在北大门。于是,喇叭形的杭州湾日益弯曲,杭州湾涌潮动力随之发生变化,促使南岸浅滩面积不断扩大,滩涂成陆加速。在这1000年左右的时间内,造成了631平方公里的土地,其数量为前千余年间成陆土地的近4.4倍。目前仍以同样的速度继续推进。
三北浅滩,东起大岙闸,西至曹娥九塘闸,东西长77.56公里,呈扇形状分布在陆域海岸线外,如以吴淞高程零米以上为标准计算,约有433平方公里,小潮低潮位时出露面积有337平方公里,其中庵东至逍林段最宽,约宽10公里,观城至龙山段宽2至4公里。目前,浅滩面积仍在继续扩大中。这大片浅滩,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成滩涂,慈溪的境域将进一步得到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