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青瓷在造型上的一个最突出特点,就是能巧妙地驾驭动物形象,烧造出众多千姿百态、形象生动的象形器皿。这件器物由蟾蜍和托盘两部分组成,通高6.7厘米,颜色青绿晶莹。蟾蜍造型经过高度的抽象化提炼,其神态之生动,情致之超妙,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为越窑青瓷器皿中所罕见。
蟾蜍作昂首状,小嘴微开,双目圆瞪,两眼至颈饰桃叶形纹饰,背微隆,沿脊梁有多条阳刻线,或曲或卷,脊线两侧满布乳钉,似瘤疣,极富装饰效果。背脊正中有一注水圆孔,可盛水于蟾蜍体内。两前足支撑自然,触盘轻盈,趾间有蹼。尾部下折,成曲蹲独足,作欲跃之势。托盘取荷叶之形,浅腹袒敞,面刻荷叶脉纹,两侧边缘自然内卷,呈随风摇曳之姿。整器小巧精致,犹如蟾蜍静伏在荷叶上,婉娈动人。
蟾蜍,俗称“癞蛤蟆”,两栖动物。传说蟾蜍为月中之物,被喻为月的象征,月宫亦称蟾宫,古代科学应试中榜喻称“蟾宫折桂”。水盂是文房用具之一,采用蟾蜍作水盂,隐含
“蟾宫折挂”的美好祝愿。
此水盂于1983年12月在彭东乡寺龙村溪旁挖沙时出土,在出土地的东边有一处唐宋时期的窑址。1998年下半年对窑址进行了发掘,在北宋晚期地层中,曾出土相似于这种荷叶托盘的残片,据此判断,这种器物很有可能为此窑的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