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首壶,以壶嘴做成鸡首状而得名。鸡在古代为珍禽之物,有吉祥、诚信之义。作为盛酒器,鸡首壶既能符合日常生活的需求,又可以满足人们观赏的欲望。
这件南朝鸡首壶,是1973年在明湖出土的,器高28厘米,口径9.3厘米,底径13.5厘米。浅盘口,长颈,上腹稍鼓,下腹斜直,平底。以鸡首流作装饰,手柄呈弧形,上端接于沿口,下端连于器肩,粗状,便于握持。上腹刻有当时流行的覆莲瓣纹,反映出佛教对时人生活的影响程度。壶身施淡青釉,不及底。整器造型偏重经济实用,装饰简洁,质而不华。
鸡首壶是盛酒器,出现于西晋,消失于唐代早期。西晋时期的鸡首壶无颈,鸡首贴于壶的肩部,鸡尾呈小小的一点,仅起装饰作用,无实用价值。到东晋时,鸡首壶的数量增多,鸡首流上有冠,下有颈,可倒酒,尾巴变成圆形把,有的在把上装饰龙头。造型优美,实用。南朝时,鸡首的冠更高,颈更长,往往在上腹刻画莲瓣纹,壶身渐趋修长。至隋代,鸡首壶少见,器形更加瘦长,盘口加深,颈变细,颈肩处堆贴的鸡首成了象征性的装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