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绒篰是慈溪天元一带对拉毛果的俗称,拉毛果又名蓟果、越绒草,有的地方土名洋菜篰,系川续断科,川续断属,是棉毛纺织品的起绒工具。相传我国是从日本引进的。1929年,余姚长丰乡人赵宇椿赴日本考察,归国时引进拉毛果籽,在三溪口试种,经多次栽培成功,逐渐向余姚全县推广。慈溪市天元镇当时属姚北重镇,因土质好,所产拉绒篰个体完整,坚韧挺直,齿齐而密,色泽光亮,大小均匀,成为余姚著名的特产,产量占全国90%。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棉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拉毛果种植区域迅速扩大,最多时年产数千万只,销往全国许多省市,部分出口日本。
1954年划县后,慈溪主产棉花,天元拉绒篰种植面积相应减少。20世纪80年代种植结构冲破计划经济的制约后,天元拉绒篰种植面积又大幅度增加,头甲、八甲、九甲、会元桥等村农户纷纷恢复拉绒篰种植。附近高王、潮塘、长河等乡镇的拉绒篰种植也如雨后春笋,许多农户因此致富,率先建起了楼房。有民谣:“八九十甲暴发户,全靠三亩拉绒篰。”可见,拉毛果生产对天元一带农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有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