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首页     两会快讯     代表委员风采     两会焦点     两会花絮      相关资料     回眸2007
  围绕“五个为民” ,全面实现“五大体系”建设的新突破——

市民政局——力创慈溪民政新特色 打造慈溪民政新形象

  我市民政工作紧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中心,围绕“五个为民”(为民解困、为民造福、为民维权、为民谋利、为民服务)这个主题,切实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树立“改革创新、争创一流”的标杆意识,力创慈溪民政新特色,打造慈溪民政新形象,全面实现“五大体系”建设的新突破,达到了预期目标要求。今年5月份,我市被省政府评为民政工作先进县(市);6月份,我市的弱势群体帮扶信息平台被国务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作为推广项目在全国推广,标志着我市弱势群体帮扶信息化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7月份,我市农村新社区建设列入了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先行地区。
 
助学款温暖学子心

  (一)为民解困,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
  1、创新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办法。在2006年对低保户中800户住房困难对象开展住房救助的基础上,去年又创新救助办法,救助对象扩大到新增低保对象、因灾倒房户、因病因残困难户和低保边缘的住房困难户。全年共计救助933户,发放救助款1009.7万元。
  2、创新困难群众帮扶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政策。建立完善了低保自然增长机制,开展了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审核工作,2007年,全市共有低保对象8578户9218人,其中农村低保7714户8312,城镇低保864户906人,共发放低保金2039.75万元。二是进一步整合弱势群体帮扶政策资源。以全面整合我市困难群众帮扶政策资源为重点,更好地发挥帮扶中心、帮扶网络平台的作用,为全社会提供一个“便捷、公平、完备、有效”的帮扶政策环境。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拟订了《关于进一步整合我市困难群众帮扶信息资源的实施意见》(代拟稿),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三是进一步抓实抓好困难群众帮扶工作。全年发放各类救助款7243.33万元,其中助医1026人、助学2169人、助老4人。
  3、创新“避灾救灾”工程建设。一是按照“有利管理、便于输送、确保安全”的原则,建立“避灾所”。已在全市各镇(街道)、开发区建立了“市避灾中心”和24家“避灾所”。二是按照“长短结合、及时更换、应急补充”的原则贮备救灾物品。已添置了各类必备的救灾物品,确保灾民有临时住所,有7一10天的口粮,经得起各种自然灾害的考验。三是按照规范有序操作,简便、应急、实用的原则制订完善避灾救灾预案。
  同时,扎实抓好五保对象集体供养工作,集中供养率达到94.9%,加强扶贫帮困宣传工作,开展了第二届扶贫帮困“十大功臣”评选活动。
 
晚年生活多快乐

  (二)为民造福,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取得新拓展
  1、全力推进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进程。一是镇级敬老院建设。逍林镇敬老院目前正在施工建设之中,预计今年可投入使用;长河敬老院二期工程已完成了项目设计,即将开工建设。二是投入 2780万元,占地面积 25315平方米,设施设备一流,集生活、健身、娱乐、医疗于一体的市中心城区敬老院于去年底开业运作,彻底改变了原有农村敬老院基础设施差、管理水平低的落后面貌。三是由社会力量兴办的慈溪夕阳情老年公寓开业运作,投资近3亿,占地500亩的阳光老年城已开工建设。为此,我市各类福利机构床位数已从前年的2199张增长到2463张,年增长率已超过12%。
  2、加快发展社会老年福利事业。一是加强为老服务调研。开展了对基层老年活动室建设现状调查、老年保障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调研、老年人生活现状调研,积极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二是积极推进居家养老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拟订了《慈溪市居家养老(残)服务实施意见》和《实施细则》上报市政府审批。选择以浒山街道为重点,建立了9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进行试点,为社区老年人提供餐饮、家政、医疗等多方面的服务。三是巩固深化基层老龄工作。通过开展镇、村(社区)老龄组织建设、村级规范化建设,开展节日慰问和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等,进一步推进老龄事业的发展。
  3、创新福利彩票的发行手段。抓好福利彩票销售网点布局建设,全市共开机92台,全年销售电脑福利彩票5600万元,较好地完成了宁波市局下达的销售任务和争取目标任务。结合中国福彩发行20周年纪念活动,根据省、宁波市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围绕“扶老、助疾、帮困”宗旨,开展了一次以老年福利事业为主要内容的“感受公益福彩”活动,扩大福利彩票的社会影响力和群众参与面。积极筹划“中福在线”项目申报工作,做好上市前的各项准备,争取尽快上市销售。
  4、增加残疾人就业率。全市现有福利企业22家,实现产值20亿元,利润1.8亿元,企业招收残疾职工1570人,全部参加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保险。在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调整的前提下,为进一步增加残疾职工的就业率,围绕争取实现全市各镇(街道)都有福利企业这一目标,2007年新增福利企业5家,新增残疾职工300余名。
 
老有所乐

  (三)为民维权,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取得新提升
  1、积极开展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在城市社区建设方面,积极改进社区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社区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居民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通过建立市级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制度,达到了帮助解决社区实际困难问题、促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目的。在农村新社区建设方面,我市列入省农村新社区建设试点县(市)后,按照对每镇(街道)选择1个试点村的要求,选择21个村开展试点工作,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陈加元副省长及宁波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已成功列入了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验县(市)。为进一步加快推进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步伐,已代拟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和谐社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城中村改造中撤村建居实施意见》和《慈溪市社区专业工作者管理办法》、《关于规范社区专业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的通知》等四个政策性文件,在征求各部门意见后,已上报市政府审批。同时,正在与市规划设计部门联合制订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的《慈溪市社区建设规划》。
  2、努力提高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水平。为全面提高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水平,去年已分三次对60个村的村务公开情况进行了抽查,对去年评上省、宁波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的37个村进行了复查,又有5个镇,37个村申报了宁波市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共有232个村达到了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
  3、扎实搞好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我市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已于去年7月份顺利平稳完成。全市共有75个社区居委会进行换届,其中社区48个,居委会27个,有12个居委会采取了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新一届社区居委会班子成员369名,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29名,平均年龄43.6岁,综合素质比上一届又有新的提高。
 
爱心超市领年货

  (四)为民谋利,双拥优抚安置体系建设取得新推进
  1、扎实做好双拥和安置工作。在建军80周年纪念活动之际,利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进行专题宣传、开展了五套班子领导走访慰问驻慈部队和重点优抚对象活动、组织开展纪念建军80周年的大型广场庆祝等活动、投入资金30余万元帮助驻军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全年接收退役士兵478人,其中符合城镇安置条件的107人,农村籍371人。对符合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以货币安置的方法共计发放自谋职业启动金664.6余万元,生活补助费17.5万元。对农村籍退役士兵安置上,由市、镇两级各半负担的办法,共发放自谋职业补助金359.4万元。同时,积极与劳动保障部门协调,对退役士兵进行就业培训、免费职业介绍。
 
军民联欢创和谐

  2、进一步完善优抚政策措施。一是完善重点优抚对象自然增长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重点优抚对象自然增长机制实施细则》和《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重点优抚对象自然增长机制,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按上级要求及时进行了调整。二是出台了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发放管理办法。明确本市内义务兵家属享受两年优待金,今年优待金标准为每年9150元,提高边远艰苦地区、西藏地区及立功受奖人员的优待标准。三是完善了多层次医疗保障机制。提高医疗保障标准,出台了《慈溪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细则》,对优抚对象生活医疗困难的实施了临时性补助,全年累计发放抚恤补助1568万元。
  3、认真做好复员退伍军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国务院关于复员退伍军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制订实施方案,建立相应组织,落实工作职责,完善各部门维稳联动机制,通过召开座谈会、采取背靠背的办法,以镇级为单位全面系统地进行排查摸底,全面了解复员退伍军人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现状,及时排摸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落实应对措施,确保社会稳定。
 
青田移民住新楼

  (五)为民服务,公共事务管理体系建设取得新提高
  1、扎实做好滩坑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和大中型水库中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我市滩坑移民安置共分三个水平年份,计划安置1217人。第一水平年、第二水平年移民安置工作已按计划完成。第三水平年移民安置工作已全面完成,签订好建房竣工协议、办理好户口迁移手续,并已全部搬迁入住。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帮扶工作,主要是制订了《慈溪市完善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配套文件,搞好登记人员培训等工作,在登记审核后,发放06年上半年直补资金6685人、200.5万元,07年上半年的直补资金6706人、201.18万元。大中型水库后扶人口核定准确率100%。
  2、切实加大殡葬改革力度。一是开展专项殡葬执法29次,查处殡葬案件43起,强制拆除乱建滥建坟墓218穴。二是拟订出台了《关于深化殡葬改革推进生态墓地(骨灰存放处)建设意见》和《慈溪市生态墓地管理办法》,修订了《慈溪市生态墓地建设规划》。三是完成了23个经营性公墓、骨灰存放处的年检年审工作和7个经营性公墓报批确认工作。四是在匡堰、龙山等地新建生态墓地5处。同时,注重殡墓改革宣传活动,确保遗体火化率继续保持100%。
  3、扎实做好区划地名工作。一是搞好对坎墩街道新潮塘村和横河镇天香桥村划归浒山街道管辖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目前各项基础性工作已全部到位,省政府已批复,下步要做好有关交接手续,实现平衡过渡。二是深化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对城区内的门牌、弄牌、幢牌及时进行了更新,对新增道路、住宅小区及时科学命名,配合市联创办开展了对广告式路牌的清理整顿工作。三是编制好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地名规划。为加强地名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会同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着手开展了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的《慈溪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三是加强地名网站建设。慈溪市电子地图已在3月份上网试行,地名数字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名数据库内容进一步充实。
  4、有效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我市民间组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市共有依法登记的各类民间组织共608家,其中社会团体187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21家,备案登记的民间组织504家,其中村级和谐促进会388家。这些民间组织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已逐步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我市的一些行业协会,在维护行业利益、协调行业关系、规范行业行为等方面,已发挥出其特有的优势和作用。为进一步促进我市行业协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拟订了《关于促进行业协会自主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5、婚姻登记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婚姻登记工作进一步规范,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婚姻登记已实现了全省联网,为争创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单位,有关的基础设施及场地扩建工作正在实施之中。同时,开展了收养登记员的业务培训,实现了收养登记的网络管理。2007年,办理结婚登记5395对,离婚登记1556对,收养登记155件。
  在扎实抓好上述五方面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以“创为民解困新业绩、树为民服务新形象”为主题的“作风建设年”活动,使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精神状况等有进一步的好转;扎实推进了机关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能力;高度重视做好民政宣传、信息、信访、财务、档案和老干部等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民政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对下属单位的管理和指导。

 
2008年慈溪市“两会” 慈溪日报、慈溪新闻网全程追踪报道

慈溪新闻网 版权所有 中国宁波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 网络支持
Copyright(C) 2008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